工伤未续签怎么赔偿

1.工伤后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的赔偿依伤残等级分情况处理。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岗位,享受伤残待遇,无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
2.五至六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难以安排工作的单位按月发伤残津贴;职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4.解决措施与建议:职工可详细了解自身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政策,及时与单位沟通赔偿事宜。若对赔偿有疑问,可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同时,务必查询省级政府制定的具体赔偿标准,确定赔偿金额。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工伤职工伤残等级为一至四级的,劳动关系会被保留,职工退出工作岗位,按规定享受相应伤残待遇,即便劳动合同期满也不存在不续签赔偿问题。
(2)五至六级伤残的工伤职工,用人单位需保留劳动关系。当难以安排工作时,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若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此时单位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七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具体赔偿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需查询当地规定来确定赔偿金额。

提醒:
工伤赔偿情况复杂,各地标准有差异。不同伤残等级和具体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一至四级伤残工伤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岗位,享受伤残待遇,无需考虑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

(二)五至六级伤残工伤职工,若单位难以安排工作,按月发伤残津贴;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三)七至十级伤残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按当地省级政府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工伤后合同期满未续签,赔偿依伤残等级而定。一至四级,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岗位,享受伤残待遇,无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

2.五至六级,保留劳动关系,单位难安排工作则按月发伤残津贴;职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单位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七至十级,合同期满终止,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分别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和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省级规定,查当地规定确定金额。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工伤后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赔偿因伤残等级而异。一至四级保留劳动关系,无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五至六级,本人提出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获相应补助;七至十级合同期满终止可获补助,具体标准依省级政府规定。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一至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法律规定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享受相应伤残待遇,所以不存在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问题。五至六级伤残职工,若难以安排工作,单位需按月发放伤残津贴,本人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分别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至十级伤残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也能获得这两项补助金。各省级政府会规定具体赔偿标准,大家可查询当地规定来确定赔偿金额。如果您在工伤赔偿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苍南县看守所电话 嘉善县看守所电话 衢州市看守所电话 金山区看守所电话 淳安律师 庆元律师 溧阳律师 湖州法律咨询 龙泉法律咨询 绍兴市律师网 台州市椒江区律师网 慈溪市律师 台州市资深刑事律师 台州市黄岩区资深刑事律师 诸暨市专业刑事律师 磐安县刑事律师 桐庐县取保候审律师 湖州市吴兴区刑事律师咨询 温州市洞头区律师 湖口县律师 淳安县律师网 温州市律师网 金华婺城房产律师 衢州刑事律师 磐安律师哪个好 台州路桥律师 湖州南浔律师 遂昌律师事务所 杭州西湖刑事律师 临海律师事务所